太平山伐木工人家居展示,我們坐在火爐旁,想像林場人的生活。
木製牌坊訴說著"羅東森林鐵路"的輝煌歷史 ....
太平山伐木始於大正4年(1915),由於森林資源豐富,而與阿里山、八仙山並稱為台灣三大林場。 由於木材搬運不易,早期生產的木材以放流方式,藉由蘭陽溪漂流至平地,再撈集貯存,大正13年(1924),太平山及羅東森林鐵路開通後,改由鐵路運輸木材。 民國71年(1982),林務局結束太平山的伐木作業,森林鐵路隨之於民國78年(1979)停駛。 昔日的羅東森林鐵路是以堆置林木的土場為起始站,經濁水(樂水)、牛鬥、清水湖(清水)、天送埤、叭哩沙(三星)、二萬五(萬富)、大洲、歪仔歪 到終站竹林,共計十站,最後再延伸到羅東與東部鐵路連接。全線長約36.8公里,因地形多山與河川,因此共有全檜木造的7座隧道與17座橋樑,可惜都已消失。沿線車站目前僅有天送埤站保存下來,大洲 站與竹林站則在近年重建。
竹林車站
1994年因颱風受創而遭拆除的竹林車站,也在2006年依據原樣重建,做為遊客服務中心。除了運送採伐下來的原木外,自1926(日大正15)年起也兼營客運,也就是俗稱的「五分仔車」。
因為羅東森林鐡道的軌距是762mm,約為國際標準軌的一半,故被稱之為「五分仔車」在車站與貯木池之間,重鋪了一段羅東森林鐵路,軌道上前後各放一輛老火車頭,
一拖著客運車廂,綠色的客車箱內有原木製的桌椅可供休息,另一拖著巨粗木材, 反映了當年這條鐵路的任務,既做為貨運,也提供客運服務。
過去用來浸置原木以防其受日曬而龜裂的貯木池也被保留下來,成為羅東最大的一片生態水域。卸木平台,從地面傾斜至水面,將以森林鐵路運至之原木直接送入貯木池中。
池中仍貯放一些原木竹林車站前方「森產館」ㄧ進門牆上用圓木排成的台灣島形狀並標示三大林場位置「森產館」原為羅東林場的職工宿舍,目前展示著豐富的圖文資料與模型,介紹當年伐木、集材、運材與貯木等作業,從手鋸到動力鏈鋸伐木時期的各式工具。奔馳土場與羅東之間退休的老火車停在南側廣場,是老式的蒸汽機車,簡稱「S.L.」(Steam Locomotive)在木雕廣場,我拍下爸爸的背影,看他身體依舊硬朗,覺得欣慰。ㄧ顆盛開的櫻花樹格外搶眼廣場放置木馬道,因為在太平山未有蒸氣器材之前,是靠人力配合木馬到托運木材。
木馬形似雪撬,木馬道以枕木鋪成,小佑用力拉著,可是一動也不動。
我跟小佑說:回去要多吃飯飯,才有力氣.
生態竹屋
一棟以竹為建材的綠建築「生態竹屋」,展示以竹製作的相關產品。我們沿著環湖木棧道上漫步,可見豐富自然生態景象...丞丞和小佑,你們看!紅冠水雞
如果你也是3月去羅東林場,你將看到漫天飛舞的棉絮奇景,
水柳,其實是台灣原生最接近過年銀柳的樹木。
早春的三月雪~成串的果實開裂之後,帶有柔毛的種子乘著微風空飄
文創中心
貯木池北側原有的工人宿舍,在整修再利用後,由宜蘭縣創意文化中心進駐,以做為縣內藝術創作者、生產業者、社區營造工作者的工作與發表平 台。目前有「宜蘭文創館」與「文創工坊」,除產品展示外,亦有DIY體驗教學。隨處可見具有巧思的木頭裝置藝術
舞動七彩裙擺,搖曳生姿哇!小瓢蟲快被大蜘蛛吃了!
親子一同賞鳥
叫我第一名 栩栩如生的蠶寶寶,想學嗎?這裡的老師有教親子一同賞鳥
看什麼?不告訴你
廁所的標示,也有特色 技工宿舍群
理髮廳
這裡仍有人居住,可不要喧鬧園區雖經過整建,但仍保留了大部分的日式舊建築
對面的林場肉羹開店已逾四十年,我們雖然不是用餐時間,仍見不到空位。當年的主要顧客即是羅東林場的工人們,在濕冷寒冬來一碗熱騰騰的勾芡肉羹,既保身體暖和,又可補充所消耗的熱量。將黑豬肉裹以地瓜粉與少許魚漿,保存了豬肉鮮味,熬煮湯頭香氣濃郁
*羅東林場(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18號
*羅東林場肉羹
羅東鎮中正北路109號
引用資料及相關介紹:
生態資源
回覆刪除本是可貴
人類需要
愛惜照護~
謝謝佶也,
回覆刪除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用心經營,不定期有舉辦活動~
http://luodong-nec.blogspot.com/
1. 『林鐵溯源』活動,將於3月27日邀請民眾騎程腳踏車,使用友善環境的交通工具,從竹林車站出發回到天送埤車站,沿線的舊鐡道、農村景色、梯田,述說早年林業繁盛的榮景,活動中將透過在地人導覽解說及遊戲的方式,探索大洲、三星、天送埤老車站曾發生的老故事。
2.在四月生物繁衍欣欣向榮的季節,推出『池畔散札』活動,邀請民眾在貯木池畔、微風中、自然萬物的陪伴下,自比世界自然寫作大師梭羅,自由發揮創意,選擇以繪畫、寫作、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讚頌貯木池之美,並集合所有參加者的創作成果,包括吟詩、畫作、琴音等,共同營造一場自然美學饗宴。
【活動對象】:國小1年級以上之親子及一般社會大眾,名額40人。
【活動日期】:2010年4月18日(日),08:20~12:00 。
http://luodong-nec.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