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悠遊龍潭 桃園縣客家文化館

桃園客家文化館,座落於龍潭鄉中正路三林段,臨近石管局活魚餐廳,我們常去吃活魚,卻總是路過,心想會不會是座蚊子館...
上個月特地到這兒一遊
諾大的HAKKA 紅字
地下室可有免費停車場
紅牆上妝點白桐花
廁所的標示以客家用語主要建築群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之建築。
我們走上階梯
看到的是有別於傳統建築風格,卻是新穎時尚的建築外觀,主體建築風格,簡明又充滿穿透感的建築風格,乃是以現代意象中的極簡元素為概念加以設計,象徵客家精神的簡樸及硬頸風格。館區前方廣場邊的水池(風水池),乃與過去客家建築以「前水後靠」的建築風格相呼應;於廣場另一側突起的小丘,乃是龍潭丘陵地形縮影;園區後方的生態池,則隱喻為本鄉著名景點「龍潭大池」以及桃園「陂塘」地景。賣著客家文化創意的精品店,有著賦予新意客家色彩商品。
館內包括特展室、客家文學館、客家音樂館、鄧雨賢音樂展示館、鍾肇政文學展示館、影像資料館/影音借閱區、視聽簡報室、演藝廳、志工室等空間。
* * *
兩名龍潭客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客家音樂巨擘鄧雨賢先生及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先生的文物影音展示更是鎮館之寶,其餘主題皆緊密結合「音樂」及「文學」雙主軸,
「我知道天上的星星會唱歌,想家的夜晚,它就像這樣和我一唱一和。我知道午後的清風會唱歌,當年的蟬聲,它總是跟風一唱一和。當手中握住繁華,心情卻變荒蕪,才發現世上一切會變卦……。」 這是鍾肇政的小說「魯冰花」,和傳唱的歌曲「魯冰花」不太相同,卻同樣帶著淡淡哀愁。
還有各時期的客家文學
四月望雨
或許你不太熟悉客家文學作品,但你肯定聽過鄧雨賢的歌,以39歲英年早逝的他,一生最顛峰的創作生涯僅有三年。他寫下了「四季紅」 「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等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曲,至今仍見傳唱。
客家八音,「八音」是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聲音。志工特意向我們介紹
半個客家人的丞丞看著電腦學著念客家語,
特展室隨各季主題不同更換展覽內容,不過禁止攝影。
座落於龍潭三林的客家文化館,是一座有形的文學與音樂展館,桃園縣政府期藉由客家文化館,讓更多來到桃園的遊客,從認識文化館的客家文化出發,將旅遊腳步延伸向三坑、大平和清水坑等聚落,深度走進客家村落的人文與建築魅力。
客家文化館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電話: (03)409-6682 (03)409-6682
引用文字及相關網站: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悠遊新竹~竹塹城迎曦門,新竹市役所

十幾前在新豐上班時候,那時和女朋友(現在是我的漂亮老婆)喜歡到新竹約會,當時的新竹東門城矗立在車水馬龍的圓環,是新竹市重要的文化地標。不過圓環只是圓環,古蹟只是古蹟,也不可能停下車看看東門城。


* * *

竹塹古城完成於一九二九年,清末至日治時代,曾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及市區改正計畫,使得原本完整的城牆逐漸被拆除,最後僅留存東門及轉變為灌溉用圳道的護城河。一九三五年,東門被指定為古蹟,之後卻因周圍的馬路日漸拓寬,一片車水馬龍,於是「東門城廣場」成了人煙罕至的歷史遺跡,逐漸為人們從生活中所淡忘。( 〈台灣昔與今.3之2〉 新竹之心 新竹東門城廣場 - 自由電子報)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 准,重新堪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
(竹塹城迎曦門 - 政府入口網-台灣看透透)

竹塹城迎曦門成了新竹古城闢建過程中的唯一見證


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泥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燕尾起翹短而有力,簷下懸著吊筒,城牆雉堞用燕子磚砌成,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成歷史的紀錄城牆 本身用花崗石砌成,城門門洞,作半圓拱形之造型,城門上鐫刻有「迎曦」二字。整座城門之外貌,在一片現代的建築物中,更見其莊嚴古樸。* * *
「東門城廣場」位於新竹市交通、商業、行政區域的中心位置,稱其為「新竹之心」。
一九九九年,經整修後的「東門城廣場──新竹之心」,終於揭開半世紀以來的神祕面紗,在新竹最重要的城市空間及新竹人的心中,重新躍動起來。(〈台灣昔與今.3之2〉 新竹之心 新竹東門城廣場 - 自由電子報) 而今,也成為年輕人表演的舞台,
年輕人聚集練習街舞的地方。
新與舊,自然融合起來,交織了多元化的美感;尤其是動態的美感,* * *
「東門城廣場」位於交通繁忙的圓環中央,所以利用護城河兩側的步道系統,從圓環的馬路底下穿過,與圓環周圍的都市街廓相連。建築師在橋墩的正上方,架設了橫越廣場的活動平台,並將中央10×10公尺的面積,鋪上玻璃地坪,讓平台上的人不但能看到前方的東門城樓,同時也能看到下方的橋墩遺跡。遺留下來的橋墩也有美感
上頭長著花草
沿著廣場的兩側,建築師設計了兩道從地面層下降到地下一層的緩坡步道,步道的邊牆上鏤刻了四篇分別代表不同年代的竹塹詩篇
生態親水的護城河岸步道,享受人性化的休閒活動空間。
你可以買一些新竹小吃點心野餐,
逛街累了,在這兒休息片刻,
或者單純的發呆,
而我呢,和老婆細數當年在這兒約會的種種,
好久沒來變了許多* * *
這裡的古蹟到是不少,
我们停在府後停車場旁的新竹市役所
建於1930年新竹升格為新竹市時的新竹市役所代表著新竹政經地位的提升,國民政府來台後原充當國民黨新竹市黨部,後來又做為新竹市北區戶政事務所。現為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
英國維多利亞風格,以紅磚砌造而成,長方形的建築主體。入口突出的拱門門廊,則採水泥及白灰建造,仿石材的拱門,擁有羅馬式殿堂的風格,門廊石柱裝飾橫條紋,以襯托出穩重的感覺。拱門中央的上方則有拱心石和穗狀花草環,宛如一把火炬,則具有權威的象徵。 下回來新竹,再走進去瞧瞧引用資料: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悠遊2010年苗栗造橋金瓜傳奇

南瓜已經變成苗栗夏天的主要特色產業,除了以可以吃,還可以觀賞。
2010苗栗造橋南瓜產業文化系列活動,已邁入第三年,我倒是頭一次參與此盛會
先到「牛奶的故鄉」苗翔牧場,因為沒吃早餐,也接近中午,
南瓜有不少品種,免費試吃品嚐,口感味道不同於熟悉的南瓜肚子餓了,來一份現炸南瓜餃,炸的金黃酥脆外皮,熱呼呼的金黃南瓜餡,好吃值得推薦
還有濃郁香醇的鮮乳南瓜冰淇淋,可別錯過的好滋味!丞丞餵小羊吃草南瓜造景~愛心南瓜造景牧場的草皮上也利用大小南瓜佈置了一片「南瓜海」南瓜隧道各式南瓜好似西瓜衝阿!看誰先到山頂
到了牛棚亭俯瞰牧場,高鐵急速通過我們往鄰近天賜佛院去,正在興建
園圃種植的大型南瓜,每顆都用紙傘遮陽擋雨,漫步觀賞,感到新奇、驚喜,據工作人員說,此為美國加州品種,3個月就長的這麼大天賜自然生態園區區內種植了上百種花木,包括五葉松、赤松、百日青、櫻花、竹子、相思林、樟樹等,自然生態豐富,野鳥種類眾多,在會場兩旁的南瓜隧道攀附著各種形狀的南瓜,穿越其中賞心悅目,造橋木炭博物館不同形式的窯門南瓜裝飾這裡也有南瓜隧道
金瓜傳奇系列活動,從6月5日至6月20日的周六、周日也分別在苗翔牧場、天賜自然生態園區、谷巴木炭博物館舉辦,結合南瓜、牛奶、木炭、生態、美食,推展在地獨特的觀光、產業、文化。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