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孤寂的山城因黃金博物園區開始活絡起來,
以前來這兒,主要是去九份;
九份猶如化了濃粧的山城姑娘, 基山街可是滿滿的人潮,寸步難行 !
金瓜石熱鬧不失悠然嫻靜,加上它保有百年來的人文遺跡,更加吸引我再次造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九世紀末期,台灣因清朝築鐵路的躍進,工人在基隆河發現金沙,河中閃閃金光,一群人溯河而上,發現金瓜石。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的蔓延,更決定了金瓜石受日本殖民的宿命,殖民地的工業革命,展現了這片土地地裡巨大的金屬能量,躍居亞洲產金量第一的地方,揚揚乍現台灣的極度風華。
四連棟式的日式宿舍
金光路上的四連棟日式宿舍為四戶一棟的型式,均為家庭居住的規模,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客廳、起居室、廚房、浴室、廁所等設備,前後設有簡易花園。雖為連棟式宿舍,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時期,都屬於高階主管的家族宿舍。四連棟的規模雖不像日治時期高等官官舍(多為獨棟式建築)一般寬闊,但從內部空間配置、通氣窗和走廊拉門上的設計,以及使用機能完備等處來看,亦屬高規格住宅。其空間構成大致可分為四種不同的機能:(一)起居性空間(座敷、居間、茶之間、女中室);(二)服務性空間(台所、浴室、便所、洗面所);(三)通行性空間(玄關、緣側)(四)儲藏空間(押入、物入)等。
環境館~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
太子賓館~欣賞優雅的日式宮廷建築之美
金瓜石太子賓館為日治時期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後來為裕仁天皇)預定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臨時行館,但最後並未前來。金瓜石太子賓館屬於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建築配置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建物大量使用檜木構築成純日式住宅,其中附加歐式休閒室,具備度假機能。北側為造景優美的日本庭園,南側有迷你高爾夫球場與射箭場,為台灣現存首屈一指的日式木造建築。
本山五坑坑道體驗~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
黃金神社
黃金神社,位於臺灣臺北縣瑞芳鎮金瓜石,臨近九份,為日治時期的興建之神社,又稱山神社。
初建於1897年(明治30年)10月,由當時管理金瓜石礦山的「田中組」建於本山大金瓜岩嶂東側平地間。1933年(昭和8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金瓜石礦山後,將神社移至現址並擴建之。
當時的神社包括寢殿、拜殿、洗手亭、參道,並於參道所經之處建立了鳥居三座、旗幟台五座、入苑銅牛乙座、石燈籠數十座。每年固定舉辦祭祀典禮,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三神祇,為日本礦業人之守護神。
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鳥居兩座、石燈籠四對、正殿石柱。
地質公園、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陰陽海等人文生態地質景觀,亦是園區週邊不容錯過的重要景點。
引用資料:
官方網站:九份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294篇--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400D的奇幻世界::PIXNET 痞客邦::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192篇--九份.金瓜石.山尖古道
金瓜石- Wikipedia
臺北縣瑞芳鎮公所
1 則留言:
我也去過,看到你寫的好懷念~~~我覺得滿不錯玩的~~尤其是礦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