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一群鴿子天空飛翔

天很藍,不過早上來的時候還下著雨呢


今天廣場裡可多了一些"大"人物~大氣
(Greatness of Spirt)
原來是李真《大氣》大型雕塑首展
亞洲藝術中心-2011大氣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開幕影片- YouTube
。
展覽集結李真從1998年至今的20件重要巨型作品,包含五個不同的創作系列:【虛空中的能量】、【大氣神遊】、【神魄】、【天燧】和最新的【青煙】系 列,完整的展示了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站著圓滾滾大人物,有的童稚天真、有的神情自在,與其後肅穆的中正紀念堂相映成趣。
早上的雨呈現水映倒影,加上天空多變的雲,甚是美麗。
引用資料:李真‧LI CHEN
大士騎龍(Dragon-Riding Buddha)~
渾圓敦厚的大士,張開雙手彷彿給妳我最溫暖的擁抱,
下方的龍足踏龍珠、蓮花、祥雲、天火,龍顏活靈活現。
背如玄武龜甲般的現代造型
,側如"鼎"般屹立,俯瞰眾生。
天闕輕舟(Floating Heavenly Palace)~有八點五米高,再加上底座,將近十米。
手頂著雲端上的天闕,在太湖石上單腳而立,竟輕鬆達到平衡、泰然而立。
金屋意有所指——權力嗎?財富嗎?天堂或極樂世界?或者不在意?一種自在又逍遙連結天際、指引浮雲般的輕舟?待觀者用自己的生命目標,各自體會。

合十~

雙手合掌
、神情安詳嚴肅的立佛
在對闔的十指中流露出 平靜
、歸一及無畏。
蘭亭(The Pavilion)
尺寸最大的第二件雕塑「蘭亭」有八點一米高
手捧著蘭亭,文人雅士觀景品茗、閱讀論藝的所在
人物體態珊珊
,擁抱著文化遺跡,藉此作為快速運轉的新時代帶來省思

慢活
,透露對人文步調的感懷
李真說,這些物件都傳達著某種訊息,隱喻當代人面臨天候、環境遽變的無奈,而起了某種慵懶、移情的新舊文人的迷戀。簡言之,李真是想「創造幸福」。
火神(Lord of Fire)
是燃燒的激動?還是炭化後的沉寂?

一躍一側身
,猶如火舞般的狂妄
一位外國旅人學著他的動作

底下是黑色灰燼
(鋪著木炭),烘托火神的靈動與豪邁
另一側是風神
(Lord of Wind)~風不見、色無顏,但風神何而來?
腳踏著銀色浮雲,沙漠在下飄動
"虛為風、狂沙揚"
一種似有若無的自然力量
,引起小佑的好奇

飛行樂土(Float to Sukhavati)
李真曾這樣描述此件作品:「仙者先者忘境而幽悠,天行自然化作祥雲,依然了得。」(引用文字: 羅芙奧藝術集團- 李真《飛行樂土》)
綿軟的雲朵環繞山巒四周,
雲朵輕巧飄然,看他睡得如此地安穩,我---好久沒有好眠呢! 
無心海(Clear Soul)
《無心海》似有心,若無心;是實境,若虛境,生命是真、非真,在時間中消失。宛若明鏡之倒影,它是澄淨無垢的「清淨心」,致若諸佛境界,才能無憂無慮的徜徉在清澈湖水之上。銀白溫潤與黑之能量既對比又和諧,產生無限想像,空明境界使觀者心靈沉澱。(引用文字:羅芙奧藝術集團- 李真《無心海》)
羅( 無憂國土(Pure Land)
伸展雙臂、交疊著雙腿的孩童,只靠底下一個支點就能如此泰然輕鬆,彷彿養空神遊

此傾斜應是浮動不安,李真巧妙處理結構,使雕塑立於視覺的平衡,帶出逍遙自在的生活情意,散發單純之美
。
浮光(Flickering Moonlight)
靈感得自於「千江有水千江月」,點水的體態輕盈,水波搖曳著閃動的金光。雕塑無法像繪畫般描繪月色,但李真高明地處理底部,如摘月映水,其粼粼水光,漾著投射於波心的身影,各元素融合於不言的意境之中。
清風雲露(Soothing Breezes Floating Clouds)
「初化露、望長空、赤日地、御青煙」的心靈理想世界
形態自若愜意,雲朵竟如此輕巧飄然,讓人賞心悅目。李真確實極為擅長處理這種量體輕重對應關係,如同「獨上雄峰天之界,輕駕浮雲樂逍遙」的絕妙東方藝術,直接傳達到心裡。(引用文字:羅芙奧藝術集團- 李真《清風雲露》)
還掛著鼻涕耶

追燭(The Pursuer)



捻花

憨厚靦腆的仰望

中正紀念堂


相關介紹及引用資料:
亞洲藝術中心~【大氣】李真台灣大型雕塑首展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 Facebook
李真大氣個展 雕塑清貧美學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李真「尋找精神的空間- 虛空中的能量」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