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目前約有六十餘名剪黏、交趾陶藝師,入門年資平均二十年以上,居全臺之冠,有「新港剪黏交趾巢」之說。在社區營造「一社區一故事」,美麗的交趾與剪黏成了這裡的特色。
板頭社區導覽圖也是剪黏的作品,

新港鄉板頭社區,風華再生

舊河道的板頭阿兄(黃水水)(ref1)





月台的市集




2004年底,村長杜徐灑及前村幹事許文石,想在鐵道旁做一個角落花園,正好「板頭窯」交趾陶廠老闆陳忠正經過遇見。由於陳忠正對這條鐵路本就有濃濃的感情,當場允諾將角落
花園構想擴大為「車站公園」,自己出錢出力,結合社區志工,完成了板頭車站公園的闢建。

有了車站公園並不十分圓滿,因為原來的板頭車站已廢棄,這是美中不足的遺憾,因此從97年度參與水土保持局的培根計畫開始,即發動社區志工,結 合社區居民的力量,挽起衣袖,收集舊廢料,將板頭車站依原樣重建。而這壯舉也開啟了板頭社區再生的念頭。
依原貌重建的板頭厝車站
依原貌重建的板頭厝車站

以「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做為社區願景,
探索者,
由王瑩田老師譜曲,讓順著歷史鐵軌,踏尋天際線糖糕味的



一系列水牛作品

充滿童趣的作品


童年記趣,尋回你的童心
養羊人家俏皮的躲貓貓小女孩

ref1.板頭阿兄-賣燒吃涼|
Facebook
ref2.新港鄉板頭社區的故事
ref4.客人的厝 (山寨版小火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